Apedia

毛泽东思想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初步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和理论上的初步阐述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和理论上的初步阐述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的发表 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理论的阐述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时期及标志 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1927年—1935年),即土地革命前中期(土地革命时期是指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至1937年全面抗战之前),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由城市转入农村,踏上了寻找中国革命新的发展道路的征程,毛泽东思想的发展进入初步形成阶段。在这一时期,毛泽东发表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怎样分析农村阶级》等重要著作

The primary标志 for the initial formation of Mao Zedong Thought in the late 1920s and early 1930s was the pioneering of the road of encircling cities from the countryside and its initial theoretical elaboration.

1920年代后期至30年代前期,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标志是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并进行了理论阐述。

Question 毛泽东思想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初步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和理论上的初步阐述
Options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和理论上的初步阐述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的发表
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理论的阐述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Extra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时期及标志。
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1927年—1935年),即土地革命前中期(土地革命时期是指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至1937年全面抗战之前),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由城市转入农村,踏上了寻找中国革命新的发展道路的征程,毛泽东思想的发展进入初步形成阶段。在这一时期,毛泽东发表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怎样分析农村阶级》等重要著作。
1930年初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实际上确立了“以乡村为中心”的观念,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理论。1930年5月的《反对本本主义》,首次明确地反对教条主义,提倡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提供了认识依据;而具有中国革命特点的基本模式即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以及相关思想、政策的提出,则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最主要最根本的标志。

Tags: 政治::毛中特

Learn with these flashcards. Click next, previous, or up to navigate to more flashcards for this subject.

Next card: 江泽民指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里,我们党既有每个阶段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也有确定长远奋斗目标的最高纲领。”关于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理解正确的是: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最低纲领是实现新民主主义、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 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最低纲领是实现新民主主义、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 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最低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 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 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最低纲领是实现新民主主义、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江泽民关于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论述 本题考察的内容来自于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即“七一讲话”的内容。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一个政党的纲领就是一面旗帜。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中,我们党既有每个阶段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也有确定长远奋斗目标的最高纲领。我们是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将来条件具备时,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会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全党同志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奋斗,不断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着未来推进

Previous card: 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属于: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 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 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 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性的唯心主义 把人的意识理解成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的存在形式 题干引文出自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列宁指出:“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而运动着的物质只有在空间和时间之内才能运动”。列宁的前半句话,回答了世界的本质或本原的问题,即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物质的种种表现形态,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这就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19世纪德国的一些自然科学家,他们承认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但把当时的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庸俗化,把意识直接归纳为物质或理解成具有某种特殊性的“精细物质”,被恩格斯称之为庸俗唯物主义观点;列宁则把他们称之为不自觉的、自发的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者

Up to card list: 【妙蛙Anki考研系列】考研政治选择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