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edia

清政府预备立宪的根本目的是:延续清政府的统治 延续清政府的统治 推行资本主义制度 镇压农民起义 摆脱帝国主义的控制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预备仿行立宪 迫于内外各种压力,清政府不得不于1906年宣布“预备仿行宪政”,并于1908年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确定了学习日本实现君主立宪的方案,还规定了九年的预备立宪期限。正如出洋考察宪政的五大臣在回国后的奏折中所说的,立宪有三大利:“皇位永固”、“外患减轻”、“内乱可弭”。这成为清政府立宪的指导原则,也决定它在改革的过程中不会轻易放弃已有的权力和既得利益。清政府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延续其统治。为了巩固皇权,清政府迟迟不答应资产阶级立宪派的立即召开国会的要求,还用武力镇压了立宪派的国会请愿运动,同时不断借改革之名加强中央集权、加强皇权。在形势所迫之下不得不成立的责任内阁里,13名大臣中满族有9人,其中皇族占5人,被社会讥为“皇族内阁”。种种事实表明,清政府没有立宪的诚意。它的所作所为,不仅使立宪派大失所望,也使统治集团内部因满汉矛盾和中央与地方矛盾的尖锐而分崩离析。预备立宪没能挽救清王朝,相反却激化了矛盾,加重了危机

Question 清政府预备立宪的根本目的是:延续清政府的统治
Options 延续清政府的统治
推行资本主义制度
镇压农民起义
摆脱帝国主义的控制
Extra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预备仿行立宪
迫于内外各种压力,清政府不得不于1906年宣布“预备仿行宪政”,并于1908年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确定了学习日本实现君主立宪的方案,还规定了九年的预备立宪期限。正如出洋考察宪政的五大臣在回国后的奏折中所说的,立宪有三大利:“皇位永固”、“外患减轻”、“内乱可弭”。这成为清政府立宪的指导原则,也决定它在改革的过程中不会轻易放弃已有的权力和既得利益。清政府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延续其统治。为了巩固皇权,清政府迟迟不答应资产阶级立宪派的立即召开国会的要求,还用武力镇压了立宪派的国会请愿运动,同时不断借改革之名加强中央集权、加强皇权。在形势所迫之下不得不成立的责任内阁里,13名大臣中满族有9人,其中皇族占5人,被社会讥为“皇族内阁”。种种事实表明,清政府没有立宪的诚意。它的所作所为,不仅使立宪派大失所望,也使统治集团内部因满汉矛盾和中央与地方矛盾的尖锐而分崩离析。预备立宪没能挽救清王朝,相反却激化了矛盾,加重了危机。

Tags: 政治::史纲

Learn with these flashcards. Click next, previous, or up to navigate to more flashcards for this subject.

Next card: 曾被孙中山赞誉为“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的起义是:黄花岗起义 黄花岗起义 武昌起义 惠州七女湖起义 广州新军起义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黄花岗起义 同盟会成立后,孙中山即与黄兴等人制定《革命方略》,明确提出了武装反清的基本方针。此后一直到武昌起义前,同盟会或其他革命团体在全国各地发动了十余次武装起义,包括1906年12月的萍浏醴起义;1907—1908年孙中山在南中国边境地区先后发动的六次武装起义:潮州黄冈起义、惠州七女湖起义、钦州防城起义、镇南关起义、钦州马笃山起义、云南河口起义;还有1910年2月广州新军起义,1911年4月黄花岗起义等。不断爆发的起义动摇了清朝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革命士气,促进辛亥革命高潮的到来,也为辛亥革命的胜利积累了因素。孙中山在1911年的黄花岗起义后赞誉:“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对黄花岗起义给予高度的评价。考生可以根据“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这句话从时间上判断

Previous card: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是: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结合的小农经济 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结合的小农经济 以个体家庭为单位的集体经济 以个体家庭为单位手工业作坊 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结合的商业资本主义经济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中国封建社会结构特点 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这种小农经济曾有利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但同时又束缚和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对新的生产方式具有较强的排斥力和抵抗力。中国封建政府还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Up to card list: 【妙蛙Anki考研系列】考研政治选择题库